2019-05-18 编者:ak
【内容导读】一听到混合型血管瘤,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是一种很严重,很难治的疾病。那么,什么是混合型血管瘤呢?混合型血管瘤的症状特点有哪些?下面由我院的医生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什么是混合型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是由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混合在一起同时发生的血管瘤,通常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这两种类型的血管瘤为主,有的还会掺杂着其它的血管瘤。一般混合型血管也是表现为良性血管瘤。在血管瘤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大多数是发生于患者的面颈部,同时也可能会是发生于患者身体的其其它任何部位。那么,混合型血管瘤的症状特点有哪些表现呢?
混合型血管瘤的症状特点有哪些?
混合型血管瘤一般在婴儿出生时就会出现,起初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病变,一般在婴儿出生后数周后才会发现,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随着婴儿的成长,其病灶的范围将会很快的扩展,甚至会超出皮肤范围以外,并且还会深入到真皮和皮下组织内,从而破坏患者深层的组织器官功能。
混合型血管瘤的危害?
一、随着混合型血管瘤的发展,其瘤体的体积可以发展达到很大程度,有时还会超过患者的成长发育,并且富有极强的侵犯性。
二、混合型血管瘤可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破坏性,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
三、肿瘤的形态大部分为不规则的,并且呈现为紫红色,很容易发生破溃和出血,从而引起感染、坏死益智瘢痕的形成。
四、此外肿瘤增大还会引起一系列继发性问题,眼、耳被遮蔽,口唇肿大等,因而出现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的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医生为您推荐:高频电凝微创治疗结合在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
高频电凝微创治疗是近几年专门针对血管瘤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是针对较严重血管瘤开发的一种新的血管瘤治疗方法,该技术是在三维超声定位下,采用高频电凝治疗仪和导管针,直接作用于瘤体细胞膜以及血管周围组织中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瘤体内产生高热,使血管壁乳化、凝固、收缩,瘤体逐渐缩小,畸形血管失去再扩张的能力。
在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是在介入疗法和动静脉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后,通过微导管穿刺插入引起异常结构的病变血管及膨大处,让供血支血管壁收缩管腔变狭窄,减少瘤部供血,使瘤体供血与回流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传统疗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同位素放射疗法、手术切除、留置铜针疗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这些技术相比:在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不用激素、同位素及其它化疗药物。没有介入疗法痛苦大,费用不高。主要针对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淋巴性血管瘤等,特别对婴幼儿血管瘤效果很好。 并且可以在三维定位下治疗内脏血管瘤(颅内及脊髓血管瘤除外)。此技术适宜人群较为广泛,此技术不麻醉,一般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以上均能接受治疗,但高敏体质者、血友病,白血病为禁忌症,具体的治疗时间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孩子的实际患病情况来确定。是婴幼儿血管瘤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对于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尽早治疗。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或其他咨询,可点击在线咨询,我们会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