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编者:ak
如果按照惯例,美国大选日第二天,竞选结果就会出炉,但3天过去了,今年的选举结果还没定数。
在选举结果公布前,双方都对赢得大选很有信心。
都“赢”了,那谁输了?
看看美国媒体的失落,就能知道答案。
CNN:无论谁赢得了大选,美国已经回不去了。
《纽约时报》:不管谁赢,美国深层次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以往美国大选,即使过程充满不确定,但是结果是唯一的。而现在的美国大选,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就在大选当晚,西雅图多地开始爆发示威游行。离白宫不远,也发生了暴力伤人事件。
而在大选前,因为担心骚乱,连美国的时代广场上,商户都竖起了高高的木板。
第三波疫情还未散去,伴随大选而来的,是一场新的混乱。
正像拜登团队的竞选口号“Build Back Better”(重建更美好未来)。
4年前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为何变成了“重建”?
美国,还能回到过去么?
大选前一天,美国白宫也设置了重重围栏。
仿佛一个预告,美国要进行的,不是一场选举,而是一场选战。
大选当晚,点票过程犹如一场过山车。
美国总统大选中一共有538张选举人票,候选人必须赢得其中至少270张才能确保当选。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4日晚,拜登拿下了264票,特朗普拿下了214票。
焦点落到拥有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州,这个州正好有6张选举人票,如果拜登凑齐这6票,选举就有了结果。
就像一个隐喻,美国人都在经历一场豪赌。
按照《时代》杂志评论的话说:
|“我们站在一个罕见的时刻,对几代人来说,它将标志着‘曾经’和‘未来’的分野。”
这次大选的投票率也达到了1908年以来最高。大选之前,就有超过9000万人提前投票。
加上“选举日”排队投票和邮寄选票,投票总人数将达到1.5亿。
只不过,美国人的选择,最终变成了一地鸡毛。
眼看可能落选,票选结果出炉前,特朗普竞选团队声称已在多州发起法律诉讼,要求拜登胜选的威斯康星州重新计票,审查密歇根州计票,停止宾夕法尼亚、佐治亚州计票。
而且,他们还向最高法院提起了诉讼。
票选大战可能向混战演变,这场赌局可能依然没有结果。加州大学教授理查德·哈森最近出了一本书名字叫《选举崩溃》。
书里他已经做了预言:
|“我们很可能会在法庭和街头看到一场旷日持久的选后斗争。”
从大选日2020年11月3日,到2021年的1月20日美国新总统的就职仪式,一共有79天过渡期,充满了新的不确定性。
历史上,并非没有靠闹到联邦法院赢得连任的局面,甚至今天的情节都能在美国历史上找到情景再现。
1876年的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蒂尔登在当晚计票中领先,但因为剩下几个州没有及时开出剩余的20张选举人票的结果,两党都声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最后闹到联邦法院,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参议员、众议员组成的15人选举委员会将20张选举人票直接判给了共和党候选人。
结果,共和党候选人海斯反而以一票优势胜出,差点引发内乱。
最近一次的选举闹剧则是发生在2000年。
美国人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来纪念此事件,名字就叫《法庭上的巅峰对决:布什与戈尔总统大选之争》。
一直关注美国选举的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刁大明告诉谭主:
丨过去44任总统当中,有近一半连任,尤其是在近些年,总统连任十分普遍。
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努力是否会画上句号,四年过去,他们又是否实现了在竞选时的承诺呢?
“保持美国伟大”(Keep America Great),这是特朗普2020年的竞选口号。
在被问及这一口号和2016年“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有什么区别时,特朗普表示:“我们已经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了。”
这样的“自信”,一如既往。
《纽约时报》和CNN在2019年11月对特朗普上任33个月以来,更新的11887条推文进行了分析。
其中自夸的推文,有2026条。
如果参照国情咨文里说的,这份“自信”看起来颇有底气:
自我当选以来,我们创造了700万个新就业机会,上届政府专家预测的多500万个
收入最低的一半人的净资产增长47%,最富有1%的资产增长速度快三倍
美国现在增加了12000家新工厂,还有数以千计的工厂正在规划或建设中
美国股市飙升70%,为我们国家增加超过12万亿美元的财富,超乎所有人想象
新增岗位、制造业回流、失业率,加上股市,听起来光鲜亮丽的四个指标背后,又是什么呢?
有些成绩,无中生有。
特朗普曾在采访中说过,自己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好的经济。
但实际上,在疫情暴发前,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48%,仅好于奥巴马第二个任期的2.41%。
特朗普也说过,非裔美国人的收入相较于上届政府增长了9倍。
但实际上,从2016到2018年,美国黑人家庭收入中位数,只增加了39美元。
有些成绩,瞒天过海。
谭主把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做了个加法,700万,是对的。
但这个数是“新增”,不是“净增”,流失的工作岗位,并不计入统计。
而这些新增的就业机会,大多都是“夏天海滩端盘子”——这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给谭主打的方。
新增的岗位,大多都是临时性的。
贾晋京告诉谭主,真正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应该是劳动参与率。美国2019年的劳动参与率是62.9%——在1980年以来最低区间上下波动。
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制造业回流”,同样是美国政府鼓吹的“政绩”。
要知道,美国制造业的平均周薪为922美元,接近餐饮业周薪的三倍。制造业回流,确实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但美国,如愿了么?
有一家美国格外在意的工厂可以说明问题,它就是富士康。
2018年6月,特朗普来到美国威斯康星州,参加富士康的液晶面板基地的奠基仪式。仪式上,他甚至还亲自铲土,为工厂开工。
开工前,富士康承诺,要为工厂投资100亿美元,并在2022年之前,雇佣13000名员工。
同时,威斯康星州承诺给予富士康30亿到48亿不等的补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对外国公司最大的补贴。
它承载着美国对制造业回流的希冀——特朗普将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承诺要在一夜之间把威斯康星州变成高科技制造强州。
但到去年年底,富士康聘请的符合合同条款的员工只有281名,甚至都不到预计的零头。
富士康工厂的境遇,就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缩影。
缺乏有相关技能的劳动力、劳动成本过高、配套基础设施的短板都成为制约制造业回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