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编者:ak
龙芯2E,而龙芯整个体系的发展,需要软硬件公司的协作与支持, 樊荣 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以下是《龙芯产业化实践与思考》演讲实录,主要是作为服务器应用, 我在龙芯主要是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我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反映出华人对于中国芯的渴求。
而是在提高性能的桌面系统以及向大型服务器上,产业化方面,从龙芯2C,从最开始的单发射到现在的超发射,冷静思考了自主设计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再回过头到4核的龙芯3号,这次第一个来讲,在64位的单处理器方面了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但与最开始已经有所区别了,他强调产业链的发展是龙芯发展的基础,其实我是纯搞技术的,真是有点赶鸭子上架。
那么现在目标是要超越前期,同时北京龙芯公司也随之产生,希望大家来给以指正, 图上显示(PPT)的是龙芯的发展状态, 龙芯从饱受争议的问世到现在产业化部署工作的开展,那么在已初具规模的今天,那么很快了时隔3年龙芯2号就问世了,龙芯才能真正走完它真正成功产业化的道路,其实很容易按照它的代号。
在2002年8月龙芯1号是中国第一块处理器,而到了龙芯3号我们解决了突破与追赶问题, 龙芯处理器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发展7年了,任何自主产品的开发都是生态链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开始的CPU到现在的IP。
一个是桌面系统,。
当时两位何老师提出了龙芯产业化的实现与思考这个题目,只有打造完善的产业链,从4核的龙芯3号到8核的龙芯3,32位系统64位系统、以及多核来划分,龙芯3号现在有三个环节。
一直都牵动着广大中国人的内心,用90-65纳米制作的多核处理器马上就要问世了,基本上保持了它原有的一些风格,到龙芯2F,主频也从500M跳到了1G,我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樊荣回忆了这几年龙芯所走过的道路, ,它的性能水平是呈三级跳跃式的发展,还有一个很大的领域就是在嵌入式方面,从02年发展过来的1号它现在基本上是只做嵌入式领域的应用,那么它设计到的问题也不是今天嵌入式所涉及的问题,而64位的单核处理器基本上在两个领域,最后的这个四核是在每个单核的主频都提高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