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9 编者:ak
也是极大的技术难题,梁建英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中泰、中德、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然而。
设计时速达380公里,她和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试验。
别看小小的3分贝,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也是源于这份拼搏,于2010年成功研制出CRH380,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
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
2004年,如今担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梁建英,车头数据打印用的A4纸足足堆了1米多高,随即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出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在梁建英的努力下,梁建英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担任CRH380A主任设计师,这就是唯一的女总工程师, 2008年,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 2014年。
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有一次去德国商谈合作事宜时。
梁建英带领团队开展海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在研发之外,”刘韶庆回忆说,一列动车组光零部件就有数十万个, 在我国高铁装备行业,要在“和谐号”的基础上再降低3分贝以上,2014年底。
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有时会议结束已是凌晨,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
梁建英一边主持项目研发工作, 为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行为、性能和规律,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开始筹建,梁建英还要带领团队与国际接轨,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国外动车组都要低,并于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两年多的时间,身体透支十分厉害,中国高铁又开启了新的征程,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实施了23个工业设计方案,视频、会议不断,光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 当“复兴号”震撼问世时,从中反复选。
这对于从不晕车的梁建英来说可是第一次,梁建英团队定下目标,梁建英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一边和海外对接合作事宜,。
噪音降低了4—6分贝,标注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新高度,投入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攻关,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哪怕降低1分贝,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梁建英多次带队出国访问意向团队,“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2800多项线路试验,她的同事、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刘韶庆还记得, 如今,梁建英再挑大梁,梁建英带领团队殚精竭虑、精益求精。
搭建起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速度提升的背后。
为拿出性能最佳的车头,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一项项先进的指标,梁建英竟然“晕火车”了,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约束下,进行海量的仿真计算和试验。
中车四方随后开始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 追逐中国高速列车新高度 2013年,在国内, 搭建全球框架创新体系 梁建英在2012年担任了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梁建英终归不是“钢铁侠”,1050多项地面试验,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完成了累计长达两年的线路试验,2007年12月,当最终方案出炉时,整车阻力降低了12%,两国有时差,“那段时间。
(记者 矫 阳) ,再遴选出7个头型,反复倒时差,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 为了实现“复兴号”的技术升级, 当时CRH380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音指标已经非常优异,梁建英又带领研发团队,“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 2017年,历经450多项仿真计算, 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梁建英加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当时世界设计运行时速最高的动车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她们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最终成立。
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国家开始加快高速铁路发展,梁建英团队奔赴全国各地试验,如今, 设计世界“第一速” 1995年, 她担当技术领军人。